background

毫无底线的善良往往害人害己

2025/02/16

  同情心泛滥地去做事情,往往会把自己拖下水。

  《局外人》中的默尔索就是这样,他原本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,对一切都无所谓。却因为陷入了邻居雷蒙和其情妇的纠葛,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他以一种近乎本能的真实应对周遭,最后却死于别人的因果。

  当你对一个人产生同情,可能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救世主的高度。失去底线地介入别人的因果,自然容易背负别人的命运。


没有原则,就会引火上身


  电影《教父》中有这么一句话:没有边界的心软,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;毫无原则的仁慈,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。

  常人看来,主人公莫尔索,其实是个情感非常淡漠的人。母亲去世了,他却从未流露哀伤。他不清楚母亲去世的具体时间,甚至拒绝看母亲最后一眼。葬礼结束的第二天,他就和女友玛丽去游泳,看喜剧片。他对一切都很随意,女友问他愿不愿意结婚,他说无关紧要。上司给了他一个去巴黎工作和生活的好机会,他却觉得无所谓。然而正是这种随意,让他失去了原则,介入了别人的生活。

  默尔索的邻居雷蒙,是一个品行不端、生活混乱的人。他在与情妇产生矛盾后,找到了默尔索。他邀请默尔索一同去他家里吃香肠,喝葡萄酒。还讲述了自己与人干架的事,还把自己的情妇打出了血。雷蒙声称情妇背叛了他,要求默尔索帮忙写一封信去羞辱她。默尔索没有任何思考与拒绝,就答应了下来。他似乎没有考虑过这种行为的不妥之处,仅仅是出于一种不知所谓的“交情”或者说一时的顺水推舟。

  其实任何负能量的事物,都不值得回应。

  雷蒙这个人,但从性格来看就暴躁无比。不但从事着不光彩的营生,还和情妇之间矛盾重重。如果一开始就坚守原则,拒绝与他交往。那雷蒙也不会变成导火索,一步步把默尔索拖进暴力和犯罪的深渊。

  所以,远离那些会消耗你的人,一旦回应,便会与之纠缠不清。人这一生,要保持善良,但不要失去原则。否则,纵容了别人,却伤害了自己。


介入了别人的因果


  “众生皆苦,唯有自渡。别人的因果,交给别人完成。”

  默尔索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

  一天,雷蒙在房间又和前来求和的情妇大打出手,剧烈的争吵声使别人叫来了警察。警察走后,雷蒙来找默尔索,希望默尔索同意做情妇冒犯雷蒙的证人,这样就可以让他的情妇得到惩罚。默尔索当即同意。

  第二天雷蒙又打电话到默尔索办公室,邀请他去海滨木屋过星期天。顺便告诉他,一整天都有一群阿拉伯人在跟踪他,其中就有情妇的兄弟。这么明显地预示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,但默尔索还是去了。

  在海滩上,他们和雷蒙情妇的弟弟,还有前来挑衅的阿拉伯人迎面遇上。雷蒙和对方大打出手,胳膊被阿拉伯人用刀划伤。随后,雷蒙气不过,返回木屋包扎伤口并拿了枪,与默尔索再次返回海滩寻找那些阿拉伯人。默尔索怕雷蒙冲动,于是抢过了他手里的抢。结果,因为这把枪,默尔索背负了雷蒙的命运。

  默尔索在酷热难耐、阳光刺目,加上对方挑衅的环境下,被一种莫名的情绪和冲动驱使,开枪打死了其中一名阿拉伯人。原本与他毫不相干的一件事情,却使他接受了悲剧的命运。所以,人最好只须管理好自己的因果,努力渡好自己的人生。

  默尔索犯了命案,被依法逮捕入狱。法官没有着重关注默尔索是怎么犯案的,有没有作案动机。而是根据他在母亲葬礼上没有流泪、葬礼第二天就与女朋友约会、看电影就认定他是一个毫无人性、犯了谋杀罪的罪犯。

  最终,他被判处了死刑。

 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:“不要同情任何人,即使是最亲近的人,因为同情谁,你的潜意识就会自动背负谁的命运。”默尔索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,介入了雷蒙那混乱不堪的生活,最终背负了雷蒙的命运。

  在自己有余力时,有些忙是可以帮。但在自己的羽翼未丰的情况下,过度同情别人,总想替别人排忧解难,无疑是对自己的一种残忍,最后只会得不偿失。


  人间非净土,各自都有各自的苦。

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难却、意难平、心不甘,这都该是自己去面对的。总是妄图拯救他人,消耗的是自己。不干涉别人的选择,不控制别人的人生,不同情别人的命运,才是理性的处世态度。聪明的人都懂得,把有限的一生,留给最值得的事情。

  山海自有归期,风雨自会相逢。


次阅读, 0 条评论

发表评论